高效沉淀池(高密度)可用于原水凈化,也可用于污水混凝沉淀去除SS,或者用于中水回用,膜濃水等工藝的軟化澄清。
一、工藝原理:
高效沉淀池由反應區和澄清區兩部分組成。反應區包括混合反應區和推流反應區;澄清區包括入口預沉區、斜管沉淀區及濃縮區。
反應區:泥渣、藥劑、原水在混合反應區通過攪拌快速混合、凝聚,并在葉輪的提升作用下進入推流反應區完成慢速絮凝反應,以結成較大的絮凝體。整個反應區(混合和推流反應區)可以獲得大量高密度均質的礬花,水中的懸浮物以這種礬花為載體,可以在沉淀區快速沉降,而不影響出水水質、、、
澄清區 :礬花慢速的從推流反應區進入預沉區,使得大部分礬花在預沉區沉淀,剩余礬花在斜管沉淀區沉淀進入濃縮區累積、濃縮,澄清水通過集水槽收集進入后續處理構筑物。濃縮區絮體經泵提升回流至反應池進水端循環利用,以保障系統絮體的濃度,增強系統的抗負荷能力;集泥坑內絮體及污泥由泵排出,進入污泥處理系統。
高效沉淀池(高密度)工作原理:
原水投加混凝劑,在混合池內,通過攪拌器的攪拌作用,保證一定的速度梯度,使混凝劑與原水快速混合。
高效沉淀池分為絮凝與沉淀兩部分,在絮凝池,投加絮凝劑,池內的渦輪攪拌機可實現多倍循環率的攪拌,對水中懸浮固體進行剪切,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體。
沉淀池由隔板分為預沉區及斜管沉淀區,在預沉區中,易于沉淀的絮體快速沉降,未來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體被斜管捕獲,最終高質量的出水通過池頂集水槽收集排出。
二、工藝優勢:
與傳統高效沉淀池比較,高效沉淀池(高密度)技術優勢如下:
1、表面負荷高:利用污泥循環及斜管沉淀,大大高于傳統高效沉淀池。
2、污泥濃度高:高效沉淀池產生的污泥含固率高,不需再設置污泥濃縮池。
3、出水水質好:高效沉淀池因其獨特的工藝設計,由于形成的絮體較大,所以更能攔截膠體物質,從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,出水更有保障。
4、絮凝體循環利用,可節約10%至30%的藥劑。
5、沉淀區布置斜管,提升了沉淀效果,出水水質好。
6、礬花密度高且均質,使系統的沉淀速度可達20 m/h-40m/h,有效的減小了占地面積。
7、排放的絮體濃度高達30-550克/升,可直接進行脫水,無需經濃縮池濃縮處理。
8、采用絮體回流技術,有效的保障了系統絮體濃度,使得系統耐沖擊負荷能力強。
9、處理效率高,單位面積產水量大,占地面積小,土建投資低,尤其適用于改擴建工程。
三、配套設備:
1、導流筒:由圓筒體、錐體及穩流柵組成。穩流柵的作用是消除上升流體的旋渦。
2、提升式混合攪拌機:主要由減速機、立軸、攪拌槳葉(軸流式)及電控箱組成。軸流式葉輪使系統的循環流量較大,并且通過合理設計其與導流筒的間隙,*的提高了原水、絮凝劑和回流絮體的混合效果。
3、中心傳動濃縮刮泥機:主要由傳動裝置、傳動立軸、刮泥裝置等組成。傳動裝置采用調速減速機,可根據澄清區的污泥濃度調節刮泥機的運行速度,以達到*的排泥效果;同時傳動裝置具有過載保護功能,當電流達到設定的電流值時,立即斷電停機。
四、訂貨說明:
1、 根據實際工藝條件進行系統工藝、土建、自控設計,并配套相應的設備。
2、請注明主要部件的材質、表面處理防腐要求。
高效沉淀池工藝是依托污泥混凝、循環、斜管分離及濃縮等多種理論,通過合理的水力和結構設計,開發出的集泥水分離與污泥濃縮功能于一體的新一代沉淀工藝。該工藝特殊的反應區和澄清區設計,使其尤其適用于中水回用和各類廢水高標準排放領域。
更多關于沉淀池的相關資料,可關注公司網站(www.wfmzjhb.com)!